logo
学员你好,本课程的学习评估如下:
·本课程思考练习:要求完成五章。
 
学习建议
返回首页
课程目录       
第一章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运用
地理课程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多版本高中地理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第二章
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探究教学
合作教学
案例教学
网络教学
竞赛教学
第三章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
地理实践活动概述
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
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校内课程资源的建设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第五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
地理教师的评价及制度建立
高中地理教学题测与评价
第五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第三节:高中地理学习评价


一、 地理学习评价的主体
二、 地理学习评价的方法
三、 教育部课程中心地理必修模块学习评价建议
四、 广东省高中地理学习评价指导

学习评价案例:某中学学生地理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如,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我把一个班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同学提供了文字材料,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有的同学展示了图片资料,如“被酸雨侵蚀了的狮身人面像”、“被黄沙掩埋的农田和村舍”等;还有的同学交流的资料是科教影片节选的片断,现场交流颇为踊跃。但是,始终有部分同学既不展示自己的成果,也不对其他人的成果发表意见,置身事外。课后,经调查了解到,这些同学“置身事外”的原因:一、性格孤僻,集体活动参与困难;二、“吃大锅饭”,反正一个组只要有代表交流就可以了,只要跟着这个组,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下一个班的教学中对小组学习评价进行了调整:一、要求学习小组内部要做好分工,每个成员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在课前进行检查,没有完成任务或任务不明确者不能享受学习小组的成果(以此来限制“漏网”同学,长期坚持,来帮助这些同学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二、为鼓励在组内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能继续参与课堂活动,规定在课堂活动中若能对其他组的观点进行评析者,可以获得相应的成果(这样做可以促其学会倾听,学会采纳别人的意见,并且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三、对每个组员的表现,组内要定期进行评价,以明确组员对本组的贡献,评价结果计入最终的学习成果中(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的责任,形成荣辱共享的意识)。

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通过这样的评价办法,在下一个班的课堂活动中不参与者明显减少。

2)学习评价要鼓励批判性思维。与传统的学习相比,新课程更需要鼓励的不是记忆与模仿,而是理解与创新。在教学范围内,不要轻易地阻止学生去探究。

如在归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时,自然会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变暖问题。有的同学就对此提出疑问:(1)既然植被减少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产生温室效应而使全球变暖。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也会促进光合作用,使植被生长更加旺盛,这样吸收的二氧化碳会增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减少,那气温就会不升反降了。(2)既然全球变暖,那么蒸发量必然增大,地球70%是海洋,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应该比现在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更强,自然气温也不会升高了。无论这样的疑问到底有多少科学性,但这种能对教材中的“定论”提出疑问的精神正是新课程需要鼓励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对此予以这样的评价:科学非一家之言,你既然发现了不妥之处,就应该想办法去证明它,或许它会成为你迈向成功的第一级阶梯。

3)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形成这样的链条:激励——成就感——主动学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总是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同学因为自我感觉比其他同学成绩差,但是又不想在合作交流中被人“小瞧”,所以干脆就不参加学习小组的活动。长此以往,不但影响学习,还势必影响其心理健康。对这样的群体要多正面评价,帮助其树立自信。

例如:有这样一个同学,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自信,有很强的自卑感,在进行学习学习小组分组时,他哪一个组都不愿参加,怕在学习交流中被其他同学“笑话”。我私下对他说:别怕,我来做你的顾问,如果你在准备交流材料时有困难,或者对自己要阐述的观点不肯定的话,可以先与我商量一下再作决定。在后来的学习中,我做了他的“幕后”指导,针对他所承担的学习任务,我和他一起商量查找资料的出处,查阅工作和资料组织工作由他自己完成,对其组织的资料我心中有数,而他也相信有老师支持,他的材料和观点“有把握”,在小组交流中也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了。我也有意到他们组参加交流,当他发言时,对其表现我及时予以鼓励,慢慢的他不但敢于在组内交流,有时还作为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从对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状况

对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具有了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否养成了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观察是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收集评价信息,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供依据。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即在评价理论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测试等调查手段,收集评价对象的有关资料,经过比较分析做出判断。

案例:

1. “人是最重要的,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关于这句话你的看法是:

A.不同意 B.不清楚 C.大体同意 D.非常同意

 2.“下一代肯定会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所以我们现在不必为环境问题操心”关于这句话你的看法是:

A.不同意 B.不清楚 C.大体同意 D.非常同意

3.“环境保护是国家大事,与个人无关”,关于这句话你的看法是:

A.不同意 B.不清楚 C.大体同意 D.非常同意

4.你是否愿意义务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

A.非常愿意 B.大多数参加,我也参加 C.没想好 D.不愿意

5.当你看到大街上有人乱丢水果纸、空易拉罐、废纸时,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A.当场站出来劝阻 B.虽然觉得不对,但也不好意思出来劝阻
C.只要自己不乱丢就行了 D.因为自己经常这样做,所以觉得很正常

6.如果向每个公民征收环境保护费用,你愿意缴纳吗?

A.非常愿意 B.大多数人交,我也可以接受
C.不清楚 D.不同意

4、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策略。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体验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学会与人交往,形成团队合作精神。要实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促成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必须要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策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共 15 页 第 9 页 下一页 下一页
版权所有:广州市教育局 制作单位: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 广州远程教育中心 服务热线:9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