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学员你好,本课程的学习评估如下:
·本课程思考练习:要求完成五章。
 
学习建议
返回首页
课程目录       
第一章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运用
地理课程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多版本高中地理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第二章
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探究教学
合作教学
案例教学
网络教学
竞赛教学
第三章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
地理实践活动概述
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
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校内课程资源的建设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第五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
地理教师的评价及制度建立
高中地理教学题测与评价
第五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第五节: 高中地理教学题测与评价


一、 地理测题的种类及编写原则
二、 地理测验编制的步骤和方法
三、 地理测验的分析技术
题测案例:旅游地理测试样题 教师评析

 

    

测题案例:旅游地理测试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

1、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从旅游角度评价,主要是为了(   )
    A、发展国际旅游业B、发展国内旅游业
    C、为人们寻找工作机会D、扩大交流

2、杭州“宋城”的建造,主要体现的旅游资源的特征是(   )
    A、多样性      B、非凡性      C、可创造性      D、长存性

3、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形成与(    )

A、黄山的花岗岩地貌有关      B、黄山的亚热带气候有关     

 C、外力的侵蚀、风华作用有关      D、黄山的地理环境有关

4、下列不属于旅游活动设计内容的是(   )

A、了解旅游者出游的愿望和能力      B、多种渠道收集各种旅游地信息    

C、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D、旅游过程中因事故中断旅游活动

5、有关影响旅游安全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灾害对旅游安全影响只限于山区      B、突降暴雨不会对游客造成威胁

 C、漂流活动须在水流量不超过每秒4立方米  时进行,方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旅游安全   

D、大东海海滩地貌平缓,适合游泳,其安全程度不受季节的影响

6、我国在2003年旅游外汇收入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A、“非典” 疫情的影响     B、我国对出入关人员政策的调整

 C、我国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整D、旅游资源质量有所下降

7、江南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布局精巧,而且建筑色彩素淡,这种设计的思想主要体现了()

A、人文景观要考虑其美学价值     B、自然景观要考虑组全美

 C、自然中要突出人文景观的美D、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8、一个旅游者个人应具备的条件是()

A、健康的身体和向上的追求     B、有快捷的交通工具

 C、有旅游动机、时间和金钱D、有拍照技能和旅行经验

9、关于旅游资源开发的正确叙述是()

A、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越大,其吸引半径越小

 B、旅游消费耗资多少与出游距离关系不大C、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D、旅游地与客源地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需求越强烈

10、青藏铁路将于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某旅行社计划组织团员举行“乘火车-进拉萨”夏令营活动。据此回答1—3题。

1).图l所示的四种景观,旅行团团员们乘车途中可能看到的是

A.a B.b C.c D.d  

2)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不便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D.游客量不足

3)通过这次青藏之旅活动,旅行团团员们可以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沿途经过3个省级行政区B.沿途经过包兰铁路

C.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脆弱D.西藏水资源缺乏

11、金秋10月,广州市地理研究所一行十人准备去四川九寨沟、黄龙旅游,据此回答1-3题。
    1)从旅游活动的目的性来说,地理研究所一行十人的旅游活动主要是()
    A、科学研究      B、猎奇探险      C、文化交流      D、娱乐消遣

2)从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看,黄龙属于下列何种景观                   (    )

A.地质地貌景观     B.气象气候景观      C.人文地理景观      D.生物景观

3)欣赏九寨沟诺日朗瀑布时()
    A、只有近视才方知其妙 B、选择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
    C、惟远眺才知其妙     D、选择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俯视,尽收其美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共 12 页 第 11 页  下一页 下一页
版权所有:广州市教育局 制作单位: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 广州远程教育中心 服务热线:96930